千與千尋-宮崎駿?久石讓經典動漫視聽音樂會-深圳
演出時間:2023-10-20 20:00
演出場館:華夏藝術中心
演出(chu)票(piao)價:50、100、180、280、380元
*兒童無論大小均需持票入場
專業管弦樂團—原汁原味的樂譜,深情演繹,音樂共鳴;
20首曲目---Summer、天空之城、龍貓、千與千尋等音樂經典再現!
110分鐘--- 動人心弦,觸動心靈,今夜共享溫情時刻;
大屏幕視(shi)聽--- 同步經(jing)典動畫畫面(mian),音畫合一,開啟音樂之旅(lv)...
本場(chang)音(yin)樂(le)會的(de)(de)精華在(zai)(zai)于(yu)所有演出曲目來自于(yu)陪伴(ban)我(wo)們成(cheng)長的(de)(de)宮(gong)崎(qi)駿(jun)動漫電影(ying)配樂(le)。是(shi)(shi)獲得(de)奧斯卡終(zhong)生(sheng)成(cheng)就獎的(de)(de)日(ri)本動漫藝(yi)術家(jia)宮(gong)崎(qi)駿(jun)和國際配樂(le)大師久石(shi)讓合作30年的(de)(de)音(yin)樂(le)經典。宮(gong)崎(qi)駿(jun)的(de)(de)電影(ying)就是(shi)(shi)有一種(zhong)魔力(li),讓你嘴(zui)角會不(bu)(bu)自覺的(de)(de)上翹,心(xin)(xin)中(zhong)洋溢著滿(man)(man)滿(man)(man)的(de)(de)幸福感,就像我(wo)們兒時所聽到的(de)(de)最美的(de)(de)童話(hua)。宮(gong)崎(qi)駿(jun)的(de)(de)很多動畫片,成(cheng)長為(wei)(wei)大人(ren)的(de)(de)我(wo)們好像總有參不(bu)(bu)透的(de)(de)感覺,但孩子(zi)卻(que)(que)看(kan)得(de)津津有味。因為(wei)(wei)他(ta)的(de)(de)很多片子(zi)時空變(bian)幻,充滿(man)(man)想(xiang)象(xiang),虛(xu)擬中(zhong)透著真實,需要(yao)用一顆純真的(de)(de)心(xin)(xin)靈(ling)才(cai)(cai)能(neng)看(kan)懂。無論龍貓(mao)是(shi)(shi)精靈(ling)或是(shi)(shi)怪獸(shou),只(zhi)有純凈的(de)(de)孩子(zi)才(cai)(cai)能(neng)看(kan)到它,已經足夠說明導演的(de)(de)意圖。這(zhe)是(shi)(shi)我(wo)們內(nei)心(xin)(xin)深處曾經擁有,卻(que)(que)在(zai)(zai)成(cheng)長中(zhong)漸漸失去的(de)(de)力(li)量。

自80年代初,在宮崎駿制作《風之谷》的時候,兩人相識,此后便是持續長達三十多年的合作。直至2013年的宮崎駿告別影壇的作品《起風了》也同樣是由久石讓擔綱制作。在中國,有俞伯牙和鐘子期這一對“高山流水”般的知音。而對全世界的影迷來說,沒有比久宮二人——這對現代版的伯牙子期的結合更美好的事了。三十年來,兩人配合無間,可以說是一個將影像和音樂完美結合的典范,他們就像宮崎駿的電影是經過殘酷洗禮仍然純真夢幻;是經歷重重磨難仍然相信希望;是縱然古怪鬼魅仍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久石讓為宮崎駿創作的原聲異常優美動聽,飄渺浪漫又時而夾雜著些許憂傷。
多年來,和著名導演的合作,奠定了久石讓國際配樂大師的地位。從1992年到2011年,久石讓七度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不過,久石讓參與最多的、影響力最大的,還是宮崎駿的作品。甚至于,兩個人在個性和人生觀上也有很多共性。畢竟,只有內心純凈的人,才可以創作出偉大的作品。
宮崎駿(jun)說過聽久石讓的(de)音樂就像(xiang)是在療傷,就像(xiang)是在天堂!
部分曲目賞析:
炎炎夏日,微風拂過,菊次郎的夏天主題曲《Summer》就像掛在窗邊的風鈴一樣,搖曳著,發出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音,清新而自然。全曲和聲共六個,就像天然的玉璞一樣不加任何雕飾。優美的鋼琴聲如同在安靜的夜里泉水的叮咚聲響,使安靜的夜更顯得靜謐、清脆、單純與淡雅。旋律由低沉轉到歡快,再由歡快轉到淡淡的憂傷。

《千(qian)與千(qian)尋》是久石讓的(de)(de)(de)(de)(de)(de)(de)杰作,用簡單遙遠,舒(shu)緩平淡的(de)(de)(de)(de)(de)(de)(de)鋼(gang)琴(qin)音符(fu)表現了這種迷茫(mang)(mang)惆悵的(de)(de)(de)(de)(de)(de)(de)氣氛(fen),像是沐浴(yu)在(zai)皎潔(jie)的(de)(de)(de)(de)(de)(de)(de)月光下,悲(bei)到極致(zhi)可(ke)能是種美。從(cong)開始簡單的(de)(de)(de)(de)(de)(de)(de)鋼(gang)琴(qin)樂(le),到列車開來時的(de)(de)(de)(de)(de)(de)(de)弦樂(le),悲(bei)涼氣氛(fen)逐漸濃烈,音樂(le)也開始相(xiang)對(dui)復雜,有合音。車窗外夢幻般的(de)(de)(de)(de)(de)(de)(de)詩意畫(hua)面,孤(gu)獨的(de)(de)(de)(de)(de)(de)(de)小島(dao),等候列車的(de)(de)(de)(de)(de)(de)(de)人(ren),水天一色的(de)(de)(de)(de)(de)(de)(de)茫(mang)(mang)茫(mang)(mang)大海,音樂(le)的(de)(de)(de)(de)(de)(de)(de)炫音清晰,拉長(chang),舒(shu)緩,形成音畫(hua)同(tong)步。夕陽下離去的(de)(de)(de)(de)(de)(de)(de)人(ren)們,車內灰暗的(de)(de)(de)(de)(de)(de)(de)燈(deng)光,就像是千(qian)尋堅守著人(ren)世間僅存(cun)的(de)(de)(de)(de)(de)(de)(de)溫暖與愛。這段音樂(le)前部主用鋼(gang)琴(qin)表現,思念的(de)(de)(de)(de)(de)(de)(de)感(gan)覺,后(hou)又接入弦樂(le)逐漸淡化出去,同(tong)時列車也馳向(xiang)未知(zhi)的(de)(de)(de)(de)(de)(de)(de)黑暗。

《天空之城》是久石讓和宮崎駿的極致配合。音樂成就了電影,電影賦予了音樂以靈魂。主題音樂是如幻想詩一般的杰作。小提琴略帶憂郁的調子,給人以一個惆悵萬千的引子,那就象是一個少女在云端的企盼,在告別著自己最美好的時光與記憶。小提琴緩緩進入心跳的節奏,就像人生中終于遇到了讓你心跳的事情或者人物,愉悅而歡快,一點點讓人忘記傷痛,一點點地讓人告別冰冷。簡單的旋律,多元的演繹,直到鋼琴的加入,突然升華出一種催人落淚的煽情,旋律一再重復,漸漸有力,就像是一個跌倒的理想又被重新揀起一樣,重新讓人感受到自信的深呼吸。

音樂是通過聽覺傳達的藝術,是一種可以抒發人內心無法用言語表所表達的情感的美的藝術。久石讓的音樂,由于是為影片所配樂的,不同的故事內容背景下所寫的音樂風格也都不同,《紅豬》中的有些玩世不恭有充滿成熟魅力的柔美爵士音樂,配以鋼琴的演奏,自由之感油然而生。《哈爾的移動城堡》里優雅浪漫的維也納圓舞曲,《龍貓》里親和力與夢幻并存的鄰家風格,《千與千尋》與《幽靈公主》中的日本民族風,《風之谷》中悠揚且帶有幾分憂郁的《風的傳說》,《魔女宅急便》中的魔幻田園風,以及《懸崖上的金魚公主》大海般純潔簡單的音樂。不論是哪種風格,簡單純粹的音樂便是久石讓大師一直追求的。
主要演出曲目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現場為準):
上半場:
1、 風之谷組曲
2、 看見海的街道(魔女宅急便)
天空之城組曲:
3、 肯德亞家鄉的回憶+月光下的云海(天空之城)
4、 拉普達(天空之城)
5、 從天而降的少女(天空之城)
哈爾的移動城堡組曲:
6、 人生的旋轉木馬(哈爾的移動城堡)
7、 世界的約定(哈爾的移動城堡)-女聲獨唱
千與千尋組曲:
8、 永遠同在-女聲獨唱
9、 千與千尋組曲5首
下半場:
10、 入殮師
幽靈公主組曲:
11、 阿西達卡和桑姑娘
12、 阿西達卡傳奇
13、 幽靈公主-女聲獨唱
龍貓組曲:
14、 散步-演唱
15、 風之甬道
16、 鄰居家的龍貓
菊次郎的夏天組曲:
17、 The Rain
18、 Summer
精彩返場曲
*演出曲目及順序以現場為準
*宮崎(qi)駿(jun)和(he)久石讓(rang)先生本人(ren)不出席本場音樂會
演(yan)出(chu)樂(le)團(tuan):北京寰亞(ya)愛(ai)樂(le)樂(le)團(tuan)是一支由(you)國內一線樂(le)團(tuan)首(shou)席(xi),集合(he)多位(wei)旅外(wai)演(yan)奏家組成的(de)朝氣活(huo)力(li)的(de)職業樂(le)團(tuan)。樂(le)團(tuan)每(mei)位(wei)演(yan)奏家個人演(yan)奏技藝(yi)精湛、演(yan)出(chu)經驗(yan)豐富,在(zai)各類大(da)賽中獲得優異成績(ji),且常年(nian)活(huo)躍在(zai)國內外(wai)各重(zhong)大(da)演(yan)出(chu)現(xian)場。樂(le)團(tuan)演(yan)奏形式多元(yuan),對傳統交響樂(le)、室(shi)內樂(le)等曲(qu)目在(zai)結構編排(pai)創作(zuo)上進行(xing)大(da)膽突破,結合(he)民族與西(xi)方經典作(zuo)品對古典與流行(xing)音樂(le)在(zai)保留原創風格的(de)基(ji)礎(chu)上加以獨到(dao)創新,使其更加滿足(zu)現(xian)代觀眾的(de)審(shen)美(mei),具(ju)有鮮明的(de)時(shi)代感。

樂(le)團成立以來(lai),演奏(zou)家(jia)們(men)秉承對藝術(shu)(shu)的(de)不懈追求,參(can)與演出(chu)了《貝多芬第五交(jiao)響(xiang)樂(le)》、《柴可夫(fu)斯基第四交(jiao)響(xiang)樂(le)》、《柴可夫(fu)斯基D大(da)調小提(ti)琴(qin)協(xie)奏(zou)曲(qu)》、薩拉(la)薩蒂《流(liu)浪者之歌(ge)》、歌(ge)劇(ju)(ju)《費加羅婚禮》、芭蕾(lei)舞劇(ju)(ju)《天鵝湖》、鋼(gang)琴(qin)協(xie)奏(zou)曲(qu)《黃河》、小提(ti)琴(qin)協(xie)奏(zou)曲(qu)《梁祝》、芭蕾(lei)舞劇(ju)(ju)《紅色娘子(zi)軍(jun)》、《宮崎駿久石(shi)讓動漫視聽音(yin)樂(le)會》、《愛(ai)樂(le)之城視聽音(yin)樂(le)會》、《長征組歌(ge)交(jiao)響(xiang)音(yin)樂(le)會》等百余部(bu)劇(ju)(ju)節(jie)目(mu)。樂(le)團多次在國家(jia)大(da)劇(ju)(ju)院(yuan)(yuan)(yuan)、北(bei)京(jing)音(yin)樂(le)廳、北(bei)京(jing)保利劇(ju)(ju)院(yuan)(yuan)(yuan)、東方(fang)藝術(shu)(shu)中心、上海(hai)音(yin)樂(le)廳、西安(an)音(yin)樂(le)廳、長沙(sha)音(yin)樂(le)廳、杭州(zhou)劇(ju)(ju)院(yuan)(yuan)(yuan)、南京(jing)文化藝術(shu)(shu)中心、合(he)肥(fei)大(da)劇(ju)(ju)院(yuan)(yuan)(yuan)、武漢劇(ju)(ju)院(yuan)(yuan)(yuan)、成都金沙(sha)國際音(yin)樂(le)廳、重慶(qing)施光(guang)南大(da)劇(ju)(ju)院(yuan)(yuan)(yuan)、深圳(zhen)大(da)劇(ju)(ju)院(yuan)(yuan)(yuan)、廣(guang)州(zhou)星海(hai)音(yin)樂(le)廳等進行演出(chu),走遍大(da)江南北(bei),每年演出(chu)場(chang)次上百場(chang)。音(yin)樂(le)家(jia)們(men)以其深厚的(de)音(yin)樂(le)修養、嚴謹的(de)技藝、豐富廣(guang)泛的(de)曲(qu)目(mu)博得了廣(guang)泛贊譽,目(mu)前(qian)已經(jing)成為(wei)中國交(jiao)響(xiang)樂(le)隊(dui)伍中一支厚積薄發的(de)生(sheng)力軍(jun)。
“曬”票有禮,龍貓相伴:
樂迷(mi)朋(peng)友:只(zhi)需(xu)將(jiang)您(nin)購買的本場演出門票拍照(zhao)并轉(zhuan)發到(dao)(dao)(dao)微信(xin)朋(peng)友圈或(huo)微博(bo)抖音(yin)小紅書等社交(jiao)媒體并保(bao)留(未取票的轉(zhuan)發訂購記錄(lu)或(huo)海(hai)報均(jun)可(ke)),演出當(dang)天(tian)18:30起(qi)在劇院大廳向主辦(ban)方工作人員出示朋(peng)友圈或(huo)微博(bo)信(xin)息即可(ke)獲贈(zeng)“龍貓公仔”一只(zhi),數量(liang)有限(xian),先到(dao)(dao)(dao)先得。此(ci)活動截止(zhi)到(dao)(dao)(dao)演出前一天(tian)(演出當(dang)天(tian)曬票不能領(ling)取)。

演員簡介:
首席小提琴:陳雅妮

青年小提琴演奏家,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附小、附中,本科畢業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皮博迪音樂學院Peabody Conservatory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師從知名小提琴家曾耿元先生。曾與著名鋼琴家郎朗,著名小提琴家呂思清與著名指揮家李心草多次同臺合作演出。隨中國少年管弦樂團赴歐,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音樂廳、比利時安特衛普、西德廣播電臺、德國科隆音樂廳成功演出。
第二小提琴:徐澤涵

2016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管弦系,2018年畢業于美國天普大學研究生。在美留學期間曾受邀參加戴玉強美國城演唱會。跟隨學校樂團多次在費城交響樂團音樂廳以及紐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進行交響音樂會的演出。
畢業后曾多次跟隨中國歌劇院,中央芭曹舞,戰友文工團等國家專業交響樂團在北京音樂廳,國家大劇院,中山音樂堂、人民大會堂等演出近百場。參加《星光大道》、(文學英雄》等多個電視臺綜藝節目。曾任歌手易烊千璽、王源、郁可唯、陳情令等多名藝人的弦樂手。
大提琴:李維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國際報告文學研究會_國學文化傳承工作委員會理事。國家二級演奏員,中央音樂學院大提琴專業碩士研究生,原空政文工團首席。2011年1月出版發行個人大提琴專輯《琴話》。2012年演奏的《琴話》獲得唱片獎《最佳大提琴音樂獎》。2014年出版發行第二張專輯《琴語》2019年出版發行第三張專輯《琴意》,同年專輯《琴話》黑膠唱片上市。
中提琴:祁晨光

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于隋克強教授。曾就職于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中提琴聲部首席。合作過戰友歌舞團、空政歌舞團、亞洲愛樂樂團、總政歌舞團等。參與過多部影視劇、音樂電視、歌手專輯那間工作。曾任第八屆、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樂隊指揮。在央視《樂享匯》北京衛視《無限歌謠季》江蘇衛視《金曲撈第一季》等系列重大演出得到一致好評。
雙簧管:郭宇軒

2006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在校期間考入新華交響樂團任首席雙簧管,2009年赴瑞士參加國際木管藝術節,師從蘇黎世音樂學院西蒙.福克斯教授。2010年畢業,同年考入總政歌舞團交響樂團,隨團出演原創歌劇《木蘭詩篇》,2011年出演舒曼國際鋼琴大賽。2012年受邀中國歌劇舞劇院參演北京衛視環球春晚,2014年參演中國·阿塞拜疆建交音樂會,2016年加入東方交響樂團,并成功出演火箭軍成立周年交響晚會,2018-19年參演武漢愛樂樂團、重慶愛樂樂團音樂季。
長期客座于中國電影樂團、中央歌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武漢愛樂樂團、重慶愛樂樂團等國內專業樂團。
鋼琴:劉佳怡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碩士。獲北京賽區西樂類鋼琴專業青年組金獎,中華青少年文藝英才推選活動全國總評選,獲西樂類鋼琴專業青年組金獎。曾于中國戲曲學院舞蹈表演系、中央音樂學院大興校區舞蹈系、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任教。2014年與合唱團共赴人民大會堂演出,擔任樂隊指揮兼鍵盤手;2016年國家大劇院百年愛心慈善音樂會,擔任小提琴演奏家高參鋼琴伴奏及整場音樂會伴奏;2017年國家大劇院袁莎老師古箏講座整場音樂會鋼琴伴奏。2019加入北京西區愛樂室內樂團擔任音樂會鋼琴演奏,赴國內各大城市劇場演出;偶像團體“脫線木偶”一周年歌迷見面會整場鍵盤伴奏。東方交響樂團長期合作演奏;《2021新年交響音樂會》西北院線巡演;《2021東方沙龍室內樂-古典與經典電影音樂會》赴全國十五個城市劇院巡演。
長笛:吳鶴盈

1998年考入中央少年廣播合唱團,2004年以專業第一的成績專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2005年參加中法咪多長首比賽獲得二等獎,200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先后師從于中央音樂學院韓國良教授與李凌副教授
2008年隨合唱團參演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百天晚會,2013年以全額獎學金被錄取,赴荷蘭克勞斯親王音樂學院就讀古典長笛專業本科,師從于Egbert Jan Louwerse教授。擔任學校樂團首席數次參加境內外演出,并受到荷蘭前女王接見。2014年加入北荷蘭長笛室內樂團、2018年考入荷蘭馬斯特里赫特音樂學院就讀研究生。
巴松:陳曉軒

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中央音樂學院著名巴松演奏家、管弦系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嵐松教授。曾任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巴松、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樂團巴松首席。2013年9月30日。考入中歐青年交響樂團,隨團赴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學院交流學習,并與貴院學生合作演出:柏遼茲《幻想》交響樂。2014年6月26日隨中國青年交響樂團出訪參加在德國柏林舉辦的歐洲青年古典藝術節,這也是亞洲青年樂團第一次登上柏林愛樂大廳。多次參與世界著名大師班,與蘇黎世音樂學院巴松教授Matthias Racz、維也納愛樂樂團首席Sophine、丹佛大學音樂學院教授Martin等多位世界知名大師學習。
聲樂歌手:楊長青

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碩士。師從于多位知名聲樂教育家,擅長多種唱法,被譽為“跨越傳統古典唱法和現代流行唱法的歌手”。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流行演唱教師。
演(yan)(yan)藝經(jing)歷:2015年(nian)錄制東方衛視大型音樂類真人秀《隱藏的歌手(shou)》,與(yu) COCO李玟同臺(tai)競技(ji)演(yan)(yan)唱。2017年(nian)4月(yue)(yue)參于”綻放(fang)經(jing)典”-中(zhong)國(guo)歌劇選段音樂會,演(yan)(yan)唱《再別康橋》選段《掙脫泥淖》,飾演(yan)(yan)陸(lu)小曼。2018年(nian)9月(yue)(yue)參加第八屆河南省民族運動會開幕(mu)式(shi)演(yan)(yan)出,演(yan)(yan)唱開幕(mu)式(shi)主題歌《中(zhong)華(hua)一家親(qin)》。2018年(nian)12月(yue)(yue)為“2019年(nian)中(zhong)國(guo)北京世(shi)界園藝博覽會”發布會獻唱。
童年已(yi)去,記憶(yi)猶(you)在。
還記(ji)得(de)那一(yi)部(bu)部(bu)陪伴你成長的動漫嗎?
讓我們齊聚南山文體中心劇院大劇院,聆聽那一首首動漫中的動人旋律,總有一首觸動你!

本次音樂會以宮崎駿和久石讓為中心,在十部宮崎駿經典動漫電影,以及十首久石讓的原聲交響曲的組合下,迸發最純真的童年記憶,帶你重溫熟悉的《天空之城》,看了不止一遍的《龍貓》,以及《千與千尋》 、《風之谷》、《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多部動漫,怎能不叫人期待呢?

“伴(ban)你(ni)成長”宮崎駿&久石(shi)讓動漫(man)視聽(ting)音樂會
《千(qian)與千(qian)尋》《魔女(nv)宅急便》《龍貓》《天空之城(cheng)》《幽靈公主》……這些耳熟(shu)能詳的動畫電(dian)影(ying)都出(chu)自日本動畫大師(shi)宮崎駿之手(shou),陪伴了許多人(ren)的童年(nian)。宮崎駿用這些充(chong)滿美好想(xiang)象的動畫電(dian)影(ying),勾畫出(chu)一(yi)個個治愈人(ren)心的小世界(jie),讓故事(shi)和愛長留夢(meng)中。而久石讓創作的電(dian)影(ying)音樂又與電(dian)影(ying)情節相(xiang)輔(fu)相(xiang)成,深度(du)融合,熟(shu)悉的旋律一(yi)響起(qi),就能架起(qi)通往宮崎駿動畫世界(jie)的橋(qiao)梁。
《千(qian)與千(qian)尋》:誤入(ru)異(yi)世界(jie)的少女(nv),形形色色的神靈鬼怪(guai),穿越(yue)藍(lan)天碧水(shui)而來的白龍和少年,為了解救父母需(xu)要經(jing)歷的重重困難……《千(qian)與千(qian)尋》不(bu)僅是給孩子創造(zao)的幻想世界(jie),也獻給在人生路(lu)上跌撞(zhuang)的成年人一個暫時逃離的出口。

《魔(mo)女宅急便》:也許在現實生(sheng)活(huo)以外,確實存在著令人向往(wang)的魔(mo)法(fa)世界(jie)。離開家(jia)外出歷練(lian)的小魔(mo)女琪琪用自己的自信,善良和勇敢結(jie)交新朋友,穿梭于夜空與星云間,即使魔(mo)法(fa)能(neng)力被削弱,也能(neng)實現了不起的成(cheng)長。

《龍貓》:大(da)抵童(tong)(tong)年(nian)總是(shi)充滿天真濾鏡的,正(zheng)如草壁姐妹能(neng)看見大(da)人看不見的龍貓,發現(xian)森林和破舊老(lao)屋里的神奇(qi)生物(wu)。風拂過麥浪,貓巴士載著童(tong)(tong)年(nian)的夢奔跑(pao)在(zai)無盡田野(ye)間,清新的畫風和稚拙的幻(huan)想,總能(neng)給人一劑(ji)療愈(yu)良方。
宮崎(qi)駿與久(jiu)石讓,一(yi)位是(shi)日本(ben)動(dong)畫(hua)電影(ying)的(de)領軍人物;一(yi)位是(shi)被(bei)譽為“東方威(wei)廉姆斯”的(de)日本(ben)電影(ying)配(pei)樂大師(shi)。他(ta)們(men)是(shi)藝術里的(de)天作之合(he),一(yi)同成就(jiu)了(le)日本(ben)動(dong)漫史(shi)上永恒的(de)經典。他(ta)們(men)是(shi)世(shi)界動(dong)漫史(shi)上的(de)傳(chuan)奇,不僅(jin)將世(shi)界動(dong)漫帶入了(le)一(yi)個黃金時代,也感動(dong)了(le)幾(ji)代人,留下(xia)了(le)美(mei)好(hao)無比的(de)童年回憶。

宮崎駿,1941年生于日本東京,從小就對靜態的繪畫頗有興趣與天分,大學時期開始接觸漫畫創作。1982年,這位日后的動畫電影巨匠開始獨立創作連載漫畫,也就是后來由他本人執導搬上熒幕,并獲得羅馬奇幻電影節最佳動畫短片獎等大獎的《風之谷》。
1985年,宮崎駿與高田勛(xun)、鈴木敏夫共(gong)同創(chuang)立了吉(ji)卜力工(gong)作室(shi),而(er)正是這間工(gong)作室(shi)在此后的(de)多年間產(chan)出了大量(liang)的(de)動畫電影,在日本動畫電影史(shi)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de)一(yi)筆,并成為世界動畫電影領域一(yi)個鮮明的(de)符號。

在吉卜力工作室期間,宮崎駿執導了許多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懸崖上的金魚姬》……這些作品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柏林金熊獎以及好萊塢最佳動畫片等諸多大獎,也讓宮崎駿成為了世界范圍內公認的動畫電影大師。2018年,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當年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從業至今,宮崎駿創作了數量可觀,類型豐富的作品,也曾幾次宣布隱退,但最終都因為種種原因再度復出,被戲稱為“永不結束之人宮崎駿”。2013年,宮崎駿再次宣布正式隱退,不再制作長篇動畫。
提及宮崎駿(jun),很難(nan)不同(tong)時想到久石讓。這兩位(wei)既是搭檔又是好(hao)友的(de)藝術大師,精誠(cheng)合作(zuo),相互成就(jiu),創(chuang)作(zuo)出了驚艷(yan)幾代人(ren)童年時光的(de)精彩作(zuo)品。
久(jiu)石(shi)讓是日(ri)本音(yin)樂(le)(le)人(ren),作(zuo)曲家(jia)(jia),鋼琴家(jia)(jia),尤以電(dian)影配樂(le)(le)聞名(ming),曾連續三年在日(ri)本電(dian)影金像獎獲(huo)得優秀音(yin)樂(le)(le)獎。他與宮崎駿的(de)合作(zuo)始自多年前,早在宮崎駿執(zhi)導動畫電(dian)影作(zuo)品(pin)《風之谷》時(shi),久(jiu)石(shi)讓就(jiu)擔(dan)任了電(dian)影的(de)音(yin)樂(le)(le)監督。1986年,久(jiu)石(shi)讓為《天空之城(cheng)》創作(zuo)了主題(ti)曲《伴隨著你》,優美(mei)哀(ai)傷(shang)又(you)空靈的(de)旋律(lv)一直廣為傳唱。

此后,久(jiu)石讓還(huan)為宮崎駿(jun)的(de)(de)多部作品創作了原聲(sheng)音樂,包括《千(qian)與千(qian)尋(xun)》《幽靈公主》《哈爾(er)的(de)(de)移動城堡》等,同時他(ta)也(ye)為其他(ta)電影貢獻了許多的(de)(de)音樂創作,例如北野(ye)武導演的(de)(de)《那(nei)年夏(xia)天,寧靜的(de)(de)海》和《菊次郎的(de)(de)夏(xia)天》。

多年(nian)來(lai),久石讓(rang)一直與中(zhong)國(guo)觀(guan)眾保(bao)持著緊(jin)密的(de)聯(lian)系。他曾為電(dian)影《海洋天堂》與《讓(rang)子彈(dan)飛(fei)》創(chuang)作原聲配樂(le),也多次來(lai)到(dao)中(zhong)國(guo)舉辦巡回演奏會(hui),受到(dao)許(xu)多中(zhong)國(guo)觀(guan)眾的(de)喜愛。
當《伴隨著你》《啟程》《幽靈公主》《生命之名》《永遠同在》《鄰家的龍貓》等作品經典重現,音畫合一的視聽效果,讓現場觀眾沉浸在美妙電影配樂的同時回味經典片段,秒回那個治愈的童話世界。其中的配樂不俗且易懂,悠揚的旋律給人獨特的情感共鳴,不同的觀眾都可以從中得到美妙的體驗。
河(he)北交(jiao)響樂(le)(le)團(tuan)?SUNRISE室內樂(le)(le)團(tuan)的(de)演奏(zou)家(jia),以精(jing)湛的(de)演奏(zou)水準,默契的(de)配合,用和(he)諧豐富的(de)室內弦樂(le)(le)重奏(zou)形式演繹(yi)久石讓(rang)和(he)宮崎(qi)駿兩位藝術大師(shi)的(de)電影(ying)音樂(le)(le)作(zuo)品,將經(jing)典(dian)音樂(le)(le)呈現給更多的(de)影(ying)迷(mi)和(he)樂(le)(le)迷(mi),將聽(ting)眾拉(la)回(hui)那些(xie)或(huo)(huo)唯美或(huo)(huo)治愈的(de)電影(ying)畫面中,帶來(lai)了(le)一次視覺和(he)聽(ting)覺的(de)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