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廈門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攻略(開啟時間+地點+票價+展覽詳情)
時間:2024-06-11 08:53
從日出到日落,從黃昏到黎明,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莫奈的畫筆不曾停下,他這一生都在追逐著大自然的光和色。跟隨克勞德.莫奈的足跡,走進亦真亦幻的印象世界,與大師對話,與經典共鳴,廈門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2024全新之作,邀你同行。
廈門印象莫奈(nai)時(shi)光映跡藝(yi)術(shu)展(zhan)時(shi)間(jian):2024-03-23至2024-06-23
廈門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zhan)地(di)點(dian):廈門磐基中心(xin)L7藝術中心(xin)
廈(sha)門(men)印象莫奈時光映(ying)跡藝(yi)術展門(men)票價(jia)格:69
在線訂票://kingniu.net/yanchupiaowu1/zhanlanxiuxian/20230911417359.html
歡迎關注公眾號:大河票務網ID:dahepw,獲取廈門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最新門票訂票及演出信息。
歡迎在各大應用商城搜索下載【大河票務APP】,購票更便捷,更快人一步!
1872年,一幅與眾不同的《日(ri)出·印(yin)(yin)象》出現在大(da)眾視(shi)(shi)野中,“印(yin)(yin)象主義(yi)”應運而生(sheng)。印(yin)(yin)象派畫家(jia)們開始將視(shi)(shi)線對準戶外(wai)自然與現代生(sheng)活,誕生(sheng)了莫奈、馬(ma)奈、畢沙(sha)羅、雷(lei)諾阿、德加、西斯萊等多位(wei)大(da)師。作(zuo)為(wei)西方繪畫史上劃(hua)時代的藝(yi)術流派,打破(po)了長久以來占(zhan)據主導(dao)的學院派準則,為(wei)19世紀(ji)60年代的歐洲(zhou)繪畫帶(dai)來了顛覆(fu)性(xing)的變革。

百余年過去,“印(yin)(yin)象派(pai)之父”克勞德·莫奈(nai)(nai)的(de)(de)畫展在數月之間(jian)(jian),吸(xi)引著幾十萬人次的(de)(de)觀(guan)看(kan)。全(quan)新《印(yin)(yin)象·莫奈(nai)(nai)》時光映(ying)跡藝(yi)術展2023,我們將夢境(jing)化為現實,將再次從(cong)歷史(shi)出發,穿越時光的(de)(de)桎梏,追溯印(yin)(yin)象主義產(chan)生的(de)(de)淵源,探討以印(yin)(yin)象派(pai)代表人物(wu)克勞德·莫奈(nai)(nai)為主的(de)(de)藝(yi)術精神,體(ti)悟剎那即永(yong)恒的(de)(de)人間(jian)(jian)幻夢。


本次(ci)展覽將劃分為八大(da)主(zhu)題,從印(yin)象(xiang)派(pai)的(de)歷史出發(fa)(fa),對具有代表性(xing)的(de)印(yin)象(xiang)主(zhu)義作品進行全(quan)面梳理,展示畫作高(gao)達(da)200余件。其中(zhong)以(yi)印(yin)象(xiang)派(pai)領導者(zhe)克勞德·莫(mo)奈(nai)為核心,提(ti)取關鍵事件及人(ren)物(wu),結合大(da)量頂級藝術(shu)(shu)作品,沉(chen)浸式感受藝術(shu)(shu)大(da)師的(de)精神世界(jie),探尋(xun)印(yin)象(xiang)派(pai)泰(tai)斗(dou)的(de)傳奇一(yi)生以(yi)及印(yin)象(xiang)派(pai)的(de)發(fa)(fa)展脈絡。

該主題區域集中探討了印象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以時間為線索系統梳理了印象派的起源、發展及代表人物。
印象派是19世紀60年代法國的藝術運動,印象主義畫家們強調光線和色彩及自然世界的轉瞬即逝,因莫奈的名畫《日出·印象》而得名。印象主義的誕生并不是偶然。蛻變中的世界,進一步促使自由和民主的思想啟蒙,反抗官方學院派的聲音愈演愈烈,不甘于受傳統教條束縛,渴望創新與自由的新藝術流派隨之產生。



該主題區域分為兩大單元,共展示46幅印象派經典作品,其中包括莫奈早期的21幅藝術作品,以及25幅其他印象派代表人物畫作。了解莫奈從諷刺漫畫向印象派過渡的歷程,并對莫奈的創作生涯進行歸納。同時,呈現11位印象派代表人物作品以及與莫奈的人物關系,更直觀、清晰地展現印象主義大師們繪畫風格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單元對莫(mo)(mo)奈早期1867年(nian)以前的(de)21幅藝(yi)(yi)術作品(pin)進行(xing)展示,追溯莫(mo)(mo)奈創作風格和藝(yi)(yi)術語言的(de)探索(suo)歷(li)程。莫(mo)(mo)奈早期的(de)漫畫作品(pin)等展現了(le)(le)他不凡(fan)的(de)藝(yi)(yi)術能力,在與風景(jing)(jing)畫家歐仁·布(bu)丹結識(shi)后,莫(mo)(mo)奈離開(kai)室內光線,開(kai)始接觸真正(zheng)的(de)自然(ran)。而后,他的(de)足跡從巴黎(li)走向(xiang)了(le)(le)更多地方,截然(ran)不同的(de)風景(jing)(jing)與變化多端的(de)自然(ran),激(ji)起(qi)了(le)(le)莫(mo)(mo)奈的(de)創作熱情。
《穿(chuan)夾克的里(li)昂·芒雄》
克勞德·莫奈


《林蔭小路》
克勞德·莫奈

第二單元圍繞莫(mo)奈身邊的(de)其他印象派代(dai)表人物的(de)25幅(fu)藝(yi)術作品進(jin)行展示,探索印象主義(yi)者的(de)不(bu)同藝(yi)術風(feng)格,闡述這些名(ming)家經典畫作背后(hou)的(de)故事。莫(mo)奈與(yu)(yu)雷諾阿、西斯萊(lai)、巴齊耶曾一(yi)起進(jin)入他們的(de)老(lao)師夏爾(er)·格萊(lai)爾(er)的(de)畫室學習。在那里(li)寫生時,莫(mo)奈利用很多時間與(yu)(yu)自(zi)己意氣相投的(de)朋友(you)一(yi)起研究光(guang)影(ying),而(er)后(hou)18歲的(de)卡米爾(er)也作為模特第一(yi)次與(yu)(yu)莫(mo)奈相遇。

《蛙塘島》皮(pi)埃爾(er)·奧古斯特·雷(lei)諾阿

《蛙(wa)塘島》克(ke)勞(lao)德(de)·莫奈

《草地上的午餐》
克勞德·莫奈

該主題區域共展示21幅莫奈夫人卡米爾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了解卡米爾對莫奈的創作產生的深刻影響。
1865年,25歲(sui)的(de)(de)莫奈與18歲(sui)的(de)(de)卡米爾以畫家和模特的(de)(de)身份相遇。當時莫奈大部分(fen)作(zuo)(zuo)品的(de)(de)主人(ren)(ren)公都是他(ta)的(de)(de)夫人(ren)(ren)卡米爾,二(er)人(ren)(ren)的(de)(de)生(sheng)活雖然貧苦,但因(yin)為愛情(qing)他(ta)們生(sheng)活得很幸福。莫奈繪(hui)畫卡米爾的(de)(de)作(zuo)(zuo)品中,令人(ren)(ren)印象最為深刻的(de)(de)作(zuo)(zuo)品包括(kuo)《撐陽傘的(de)(de)女人(ren)(ren)和她的(de)(de)兒子(zi)》《臨終的(de)(de)卡米爾》等。
《撐陽傘的女人和她的兒子》
克勞德·莫奈


《臨終的卡米爾》
克勞德·莫奈

該主題區域共展示9幅莫奈日出系列的藝術作品,這些經典作品,帶來了新的藝術革命。
1874年莫奈的《日出(chu)·印(yin)象》在(zai)首屆印(yin)象派畫展(zhan)中(zhong)亮相(xiang),作品(pin)微妙地表現(xian)出(chu)紅色的天空和(he)藍(lan)色的大海(hai),特(te)別是影(ying)子(zi)沒有用(yong)黑色表現(xian)出(chu)來,而是將(jiang)色彩重疊,這(zhe)幅作品(pin)也充(chong)分展(zhan)現(xian)了(le)印(yin)象派的特(te)征。評論(lun)家們以這(zhe)幅作品(pin)如(ru)同未完(wan)成為(wei)過失批判(pan)它,直到數十年之(zhi)后人們才開始接受,這(zhe)個時期他們所看到的光、色彩和(he)影(ying)子(zi)所表現(xian)出(chu)的意義(yi)和(he)形態。
《日出·印象》
克勞德·莫奈


《塞納河的日落》
克勞德·莫奈

該主題區域專設大型多媒體展廳,展示莫奈后期經典的《睡蓮》系列作品,通過打造5D光影藝術體驗,身臨其境感受印象派精髓與科技融合。
水(shui)中漂(piao)浮(fu)的(de)睡(shui)蓮成為(wei)(wei)莫奈作(zuo)品中絕對的(de)主題,他希(xi)望(wang)自己的(de)作(zuo)品可以成為(wei)(wei)人們“和平(ping)冥想的(de)避難(nan)所”。1927年,在法國總理克里·蒙梭的(de)強烈支(zhi)持(chi)下,莫奈最著名的(de)《睡(shui)蓮》在橘園(yuan)美(mei)術館展(zhan)出(chu),展(zhan)館按莫奈的(de)要求進行了改(gai)造。
《睡蓮》克勞德·莫奈



該主題區域共展示53幅莫奈的經典系列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白楊樹》《干草堆》《魯昂大教堂》《國會大廈》等多個主題。
這一時期的莫奈,開始更深入的探索個人風格。他將光的瞬間變化展現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也因此被賦予了“光的詩人”稱號。他對同一主題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進行大量系列化的描繪,光的理論在此類系列畫作中得到充分的詮釋。
《白楊樹》克勞德·莫奈


《干草堆》
克勞德·莫奈

該主題區域共展示53幅全世界收藏的莫奈(nai)藝(yi)術(shu)作品,篩選出近90家博物(wu)館經典藏品,展現莫奈(nai)作品的超高藝(yi)術(shu)價值。
除了藝術家們的不懈努力,還得益于(yu)慧眼識(shi)珠的商人(ren)與收藏家,讓(rang)莫(mo)奈等印象派大師(shi)的作品遍布(bu)世(shi)界各地(di),讓(rang)更多(duo)人(ren)認識(shi)了印象主義以(yi)及它所代(dai)表的時代(dai)精神。現如(ru)今,全世(shi)界諸多(duo)美術館、博物館以(yi)及私人(ren)藏家,都(dou)還保(bao)存著大量莫(mo)奈等印象派大師(shi)的真跡。
《船(chuan)上的(de)年輕女(nv)孩(hai)》1887 克勞德(de)·莫奈

從日出到日落,從黃昏到黎明,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莫奈的畫筆不曾停下,他這一生都在追逐著大自然的光和色。廈門印象莫奈時光映跡藝術展更多精彩等你相約在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