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米開朗基羅展?(時間+地點+門票)訂票指南
時間:2021-06-21 10:38
2021年6月8日,上海米開(kai)朗基羅(luo)展在上海首個個展"生命的公式"于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觸及了貧窮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逾半個多世紀藝術生涯的重要創作,作品含裝置、鏡畫及文獻共計19組件。
上海米開朗基(ji)羅·皮(pi)斯(si)特萊(lai)托(tuo)個展(zhan)時間:2021-06-09至09-30
上(shang)海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lai)托個展地點(dian):上(shang)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上(shang)海米(mi)開(kai)朗基羅(luo)·皮斯特萊托個展門票價格:30,60
在線訂票://kingniu.net/yanchupiaowu1/zhanlanxiuxian/20210603200909.html
歡迎關注公眾號:大河票務網ID:dahepw,獲取上海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個展最新門票訂票及演出信息。
歡迎在各大應用商城搜索下載【大河票務APP】,購票更便捷,更快人一步!
展覽由米開朗(lang)基羅·皮斯(si)特萊托(tuo)本人策(ce)劃,展出了(le)他最知名(ming)的(de)作品《第三(san)天堂》的(de)最新創作版本。"第三(san)天堂"的(de)標(biao)志是(shi)從表示"無(wu)限"的(de)數學(xue)符(fu)號演變(bian)而來的(de),它的(de)象征意義(yi)來源于(yu)"三(san)元轉化"理論公式:數字三(san)的(de)動態變(bian)化。在三(san)個(ge)(ge)相互連接的(de)圓環(huan)中,兩個(ge)(ge)外部圓環(huan)代表著對立(li)的(de)兩極,兩者(zhe)的(de)結(jie)合(中心圓環(huan))產生了(le)之前并不(bu)存在的(de)第三(san)個(ge)(ge)元素。創造,就這樣(yang)發生了(le)。
意大(da)利語"天堂(tang)"一詞(ci)來(lai)源于古波斯(si)語,意為(wei)"受保護的花園"。而我們作為(wei)花園里的園丁,則要保護這座星球(qiu),關照(zhao)居住其間的人類社(she)會。第三天堂(tang)是一個偉大(da)的神話,它呼吁所有人從國際角度出發,承(cheng)擔(dan)個人責任(ren)。
本次展覽還將展出皮斯特萊托的其他作品,呈現藝術家漫長創作生涯的一部分,其中包括《物體的轉動》、《無限立方米》和《鏡畫》等。通過豐富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始終在探索人與宇宙的關系、矛盾的對立統一以及時空的無限問題。
本次(ci)展(zhan)覽由(you)意大利(li)駐上海總(zong)領事館文化處(chu)與上海民(min)生現代(dai)美術館聯袂推(tui)出,并得到了常青畫(hua)廊(lang)的支持。展(zhan)覽將于2021年6月9日(ri)對公(gong)眾開放(fang),并持續展(zhan)出至9月30日(ri)。
部分作品:

《鏡子(zi)的劃分(fen)與倍增》鋼(gang)結構,石膏板(ban),鏡面(mian) 300x220x50cm 2018

《無限立方米》 鏡面,麻繩,木頭(tou) 120x120x120cm 1966-2021

《打破(po)鏡面--動(dong)作4》超(chao)級(ji)鏡面不(bu)銹鋼絲(si)網(wang)印 150x250cm 2017

《第三天堂》木材,金屬,聚苯乙烯,織物 1000x450x50cm
布魯(lu)塞(sai)爾,歐盟理事會大樓,2014年

《大井》鏡面,瓦楞(leng)紙 120x180cm 1965-2021
藝術家: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1933年生于意大利比耶拉。早期的藝術實踐致力于自畫像的探索。1961年至1962年間,他創作了最早的一組"鏡畫"作品,很快令這位藝術家蜚聲國際,"鏡畫"系列也成為其藝術創作與理論思想的基石。1965年至1966年間,他創作了一組名為《減少的物品》系列作品,被視為"貧窮藝術"運動的奠基之作,皮斯特萊托也成為這一運動的核心力量與領軍人物。1967年起,他的工作開始跳出傳統展覽空間,在此后的數十年間,他不斷將來自不同領域與社會各界的藝術家聚合到一起進行"創造性合作"。1975年至1976年,其作品《空間》分為12個連續的展覽,在都靈的斯坦畫廊進行。1978年,在都靈的一場展覽確定了皮斯特萊托 未來創作的兩個方向:《鏡中的乘除法》與《藝術承載信仰》。
八十年代初期,他完成了一系列硬聚氨酯雕塑創作,并在1984年于佛羅倫薩美景堡所舉辦的個展中以大理石呈現。1985年至1989年間,皮斯特萊托創作了一系列"黑暗"作品,名為《骯臟的藝術》。九十年代,通過"公共藝術計劃",以及創建于比耶拉的藝術城市皮斯特萊托基金會和理念大學,他將藝術與社會各領域積極地聯系起來,旨在激起與制造"有責任的社會變化"。
2003年(nian)(nian),他獲(huo)(huo)得威尼斯雙年(nian)(nian)展(zhan)金獅獎(jiang)終生成就獎(jiang)。2004年(nian)(nian),都靈(ling)大學授予皮斯特萊托政(zheng)治學榮譽博士學位。值(zhi)此時機,他也(ye)宣(xuan)布了自己最新創作階段,"第三天堂"。2007年(nian)(nian),皮斯特萊托在耶路撒冷獲(huo)(huo)頒(ban)沃爾夫藝術獎(jiang)。2013年(nian)(nian),巴(ba)黎盧浮宮舉辦其個展(zhan)"米開(kai)朗基(ji)羅·皮斯特萊托:一年(nian)(nian)--世間天堂"。同(tong)年(nian)(nian),他在東京獲(huo)(huo)頒(ban)"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jiang)"的繪(hui)畫獎(jiang)。

窟窿--馬軻的繪畫
開幕時間:2021年4月28日 16:00
展期:2021.4.29 - 2021.6.27(周一閉館)
主辦: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 3號樓
2021年(nian)4月28日,上海民生(sheng)現代美術(shu)館舉辦的馬軻(ke)個展:"窟(ku)窿--馬軻(ke)的繪畫"正(zheng)式開(kai)幕。本次展覽由盧迎華策展,集中呈(cheng)現了藝術(shu)家自(zi)1995年(nian)以來(lai)創(chuang)作(zuo)的155件繪畫作(zuo)品(pin)。
"窟(ku)窿(long)",受啟發于藝術家兒時的(de)(de)(de)(de)閱(yue)讀(du)經(jing)歷,每遇(yu)到不認識(shi)的(de)(de)(de)(de)字(zi),他(ta)就讀(du)作"窟(ku)窿(long)"。在馬軻的(de)(de)(de)(de)"詞(ci)匯表"中(zhong),"窟(ku)窿(long)"可(ke)用來(lai)指代(dai)任何(he)對他(ta)而言(yan)陌(mo)生、未知(zhi)的(de)(de)(de)(de)詞(ci)語。在他(ta)的(de)(de)(de)(de)畫(hua)(hua)作中(zhong),同一(yi)人物(wu)、圖形、圖像也可(ke)作為一(yi)種指代(dai)物(wu),一(yi)種符(fu)號(hao),一(yi)個通往可(ke)能性(xing)的(de)(de)(de)(de)"窟(ku)窿(long)"或(huo)未知(zhi)空(kong)間。馬軻借用它來(lai)探索繪畫(hua)(hua)語言(yan),打開繪畫(hua)(hua)的(de)(de)(de)(de)多種可(ke)能性(xing)。本次展覽以(yi)"窟(ku)窿(long)"為題,意在呈(cheng)現作為藝術家的(de)(de)(de)(de)馬軻所面對的(de)(de)(de)(de)藝術課題,他(ta)是如何(he)工(gong)作的(de)(de)(de)(de),為什么這(zhe)么做(zuo),以(yi)及(ji)他(ta)的(de)(de)(de)(de)立足點。
本次展覽(lan)以馬軻在繪(hui)畫中(zhong)(zhong)所征用(yong)的(de)(de)"符(fu)號"為線索,將馬軻自(zi)1995年以來(lai)的(de)(de)創(chuang)作按圖(tu)(tu)像與(yu)構圖(tu)(tu)進行(xing)分類重組,并在八個(ge)房間(jian)中(zhong)(zhong)分別呈(cheng)現。展覽(lan)暫(zan)時擱(ge)置(zhi)了作品中(zhong)(zhong)意(yi)義的(de)(de)傳遞,將注意(yi)力對焦于同(tong)一母題的(de)(de)反復(fu)回響與(yu)變(bian)調,以及藝(yi)術(shu)家(jia)在繪(hui)畫的(de)(de)"語法"和"修辭"上(shang)的(de)(de)多方(fang)實驗。策展人希望這(zhe)(zhe)些重復(fu)可以加強觀者對作品的(de)(de)形式、顏色、線條、筆(bi)觸的(de)(de)印象和認(ren)知。同(tong)時,也希望借助這(zhe)(zhe)樣的(de)(de)梳(shu)理將馬軻的(de)(de)創(chuang)作放置(zhi)于20世紀初以來(lai),中(zhong)(zhong)國當代藝(yi)術(shu)家(jia)源自(zi)寫意(yi)繪(hui)畫的(de)(de)經驗而對表現性(xing)繪(hui)畫的(de)(de)執著偏愛與(yu)深(shen)入(ru)探索的(de)(de)藝(yi)術(shu)脈絡之中(zhong)(zhong)。
本(ben)次(ci)展覽(lan)將于2021年4月29日對(dui)公眾(zhong)免費開放(fang),并持續展出(chu)至6月27日。
部分作品:

《測(ce)量(liang)》2013,布面油畫,285x210cm

《燈》2020,布(bu)面油畫,179x229cm

《掘墓(mu)鞭(bian)尸(二)》2017,布面油畫,200x150cm

《三個人和兩(liang)個桃子》2007,布面(mian)油畫,200x150cm

《惘》1997,布面油畫,59×72cm

《問》2018,布面油畫,300x245cm
藝術家:

馬軻(ke),本科畢(bi)(bi)業(ye)于(yu)天津美術(shu)學(xue)院(yuan)繪畫系并留校任教,后借調(diao)文化部赴(fu)東北(bei)非厄立特(te)里(li)亞(ya)援教。碩士畢(bi)(bi)業(ye)于(yu)中央(yang)美術(shu)學(xue)院(yuan)油畫系第四畫室。現生(sheng)活(huo)與(yu)工(gong)作于(yu)北(bei)京。
馬(ma)(ma)(ma)軻(ke)(ke)(ke)(ke)(ke)曾在德國和美(mei)國多次舉辦個(ge)展(zhan),并在奧地利(li)(li)、意大利(li)(li)、美(mei)國駐(zhu)地創作。馬(ma)(ma)(ma)軻(ke)(ke)(ke)(ke)(ke)近(jin)年(nian)主要個(ge)展(zhan)包括(kuo)《窟窿(long)》,上(shang)海(hai)民生現代(dai)美(mei)術館,上(shang)海(hai),2021;《馬(ma)(ma)(ma)軻(ke)(ke)(ke)(ke)(ke)(Ma Ke)》 ,三遠當代(dai)藝(yi)(yi)(yi)術中心,北(bei)京,2020;《馬(ma)(ma)(ma)軻(ke)(ke)(ke)(ke)(ke)(Ma Ke)》,Galerie Ruhdiger Schottle,慕尼黑,2018;《馬(ma)(ma)(ma)軻(ke)(ke)(ke)(ke)(ke)》,站(zhan)臺(tai)中國當代(dai)藝(yi)(yi)(yi)術機(ji)(ji)構,北(bei)京,2016;《成(cheng)語故事(shi)--馬(ma)(ma)(ma)軻(ke)(ke)(ke)(ke)(ke)個(ge)展(zhan)》,Marc Selwyn Fine Art,洛杉磯,2014;《證(zheng)據--馬(ma)(ma)(ma)軻(ke)(ke)(ke)(ke)(ke)個(ge)展(zhan)》,站(zhan)臺(tai)中國當代(dai)藝(yi)(yi)(yi)術機(ji)(ji)構,中國香港,2013。最(zui)近(jin)群(qun)展(zhan)有《中國私語》,維也納藝(yi)(yi)(yi)術史博物館,維也納,2019。馬(ma)(ma)(ma)軻(ke)(ke)(ke)(ke)(ke)作品收(shou)藏于世界各地。在亞(ya)洲藝(yi)(yi)(yi)術檔案(an)(Asia Art Archive)有馬(ma)(ma)(ma)軻(ke)(ke)(ke)(ke)(ke)的藝(yi)(yi)(yi)術家檔案(an)。
策展人:

盧迎華,藝(yi)術(shu)史家(jia)、策展(zhan)(zhan)(zhan)(zhan)人(ren),現(xian)任(ren)北京中(zhong)間(jian)(jian)美術(shu)館(guan)(guan)館(guan)(guan)長。她于2020年(nian)(nian)(nian)獲墨(mo)爾本大學藝(yi)術(shu)史博士學位。她曾于2012至(zhi)2015年(nian)(nian)(nian)間(jian)(jian)出任(ren)深圳OCAT藝(yi)術(shu)總監及(ji)首(shou)(shou)席策展(zhan)(zhan)(zhan)(zhan)人(ren)。2012年(nian)(nian)(nian)擔任(ren)威尼斯(si)雙年(nian)(nian)(nian)展(zhan)(zhan)(zhan)(zhan)金獅獎(jiang)(jiang)評(ping)委,同年(nian)(nian)(nian)擔任(ren)第九(jiu)屆光州雙年(nian)(nian)(nian)展(zhan)(zhan)(zhan)(zhan)聯(lian)合(he)策展(zhan)(zhan)(zhan)(zhan)人(ren)、第七(qi)屆深圳雕塑雙年(nian)(nian)(nian)展(zhan)(zhan)(zhan)(zhan)聯(lian)合(he)策展(zhan)(zhan)(zhan)(zhan)人(ren),2013年(nian)(nian)(nian)獲得泰特(te)(te)美術(shu)館(guan)(guan)研(yan)究(jiu)中(zhong)心(xin)亞太(tai)計劃的(de)(de)首(shou)(shou)個特(te)(te)邀研(yan)究(jiu)學者(zhe)獎(jiang)(jiang)金,是2017年(nian)(nian)(nian)美國藝(yi)術(shu)史研(yan)究(jiu)機構(gou)協(xie)會(hui)(ARIAH)首(shou)(shou)屆"東亞學者(zhe)獎(jiang)(jiang)"的(de)(de)四位獲獎(jiang)(jiang)者(zhe)之(zhi)(zhi)一,并于2018年(nian)(nian)(nian)任(ren)威尼斯(si)建筑雙年(nian)(nian)(nian)展(zhan)(zhan)(zhan)(zhan)菲律賓國家(jia)館(guan)(guan)的(de)(de)評(ping)委會(hui)成員之(zhi)(zhi)一。2003年(nian)(nian)(nian)至(zhi)今,她與藝(yi)術(shu)家(jia)劉鼎進行題(ti)為"社會(hui)主(zhu)義(yi)現(xian)實(shi)主(zhu)義(yi)的(de)(de)回響"的(de)(de)研(yan)究(jiu),對敘(xu)述中(zhong)國當代(dai)藝(yi)術(shu)的(de)(de)視角和(he)方法(fa)論進行重新評(ping)估(gu)。
上海米開朗基羅展,此生值得一看(kan)的世紀之展。


